智慧機械   

Intelligent Machinery

 

       各主要工業國家為解決產業缺工、客製化產品大量生產等問題,先後推動政策以及發展產業計畫,如德國「工業 4.0」、美國「先進製造夥伴計畫(AMP)」、日本「產業重振計畫」、韓國「製造業創新 3.0政策」,中國大陸「中國製造 2025」以及我國的「智慧機械」等。一般而言,國內常以德國「工業 4.0」一詞來描述目前生產模式的變動。「工業4.0」其實是指第四次工業革命,第一次工業革命則是在瓦特改良蒸汽機後,生產模式開始進入動力機械化;第二次工業革命則是開始使用流水線型式進行大量化製造、組裝之工業化生產;第三次工業革命則是應用資訊科技,進行程式控制之生產自動化以及應用機器人的工業生產;在第四次革命則是應用「資通訊」新興技術,即資訊與通訊科技,透過物聯網 (IoT,Internet of Things)串聯整合所有機器設備,並藉由感應器收集數據、並傳送雲端,再應用大數據 (Big Data)分析,使用人工智慧(AI,Artificial Intelligence) 根據管理上不同需求與製程管控,透過智能控制生產設備,以能達成更具智慧化的自動化生產與供應鏈整合能力之目標。

 

       而我國「智慧機械」產業亦即在「工業 4.0」概念下以國內「精密機械」及「資通訊」厚實的產業能量為基礎,結合「智慧機械 /機器人」、「虛實整合系統( CPS)」、「物聯網(IoT)」、「巨量資料(Big Data)」及「精實管理」等技術,朝向「智慧機械產業化」及「產業智慧機械化」兩大方向,將臺灣精密機械升級為智慧機械,進而打造臺灣成為全球生產製造供應鏈關鍵地位。

 

       在這樣產業背景下,新一代的工程師必須具備橫跨機械、電機、資訊、管理等領域知識,以及擁有團隊合作溝通、問題解決等整合能力,也因此在本院學士班之「智慧機械」跨域課程修習過程中,學生可在機械領域的基礎上,朝向以下不同領域發展:

 

 

        為透過實作增進學習成效,本院亦與國際自動化系統大廠德商 Festo合作,在校內設立符合工業 4.0規格之智慧工廠(Smart Factory),並共同發展智慧機械相關實作課程。在未來將更進一步整合工、資電、管等三個學院與德商 Festo、SAP共同建構完整、符合工業 4.0精神的智慧生產系統教學、研究平臺。

 

        同時本校所在之桃園地區,相關產業涵蓋各種民生工業、傳統工業、汽機車產業、航太產業、半導體電子及光電產業等,產值則居全臺之冠,整體產業也可以視為臺灣產業的縮影。因此學生更可透過本校與各大公司之產學合作,參與企業相關實習、研究計畫,培養務實解決問題能力,使學生在產學之間得以無縫銜接。